31 Dec

聖誕過後,新年之前

聖誕節過後,我們全家跑到鄰近的聖荷西城看聖誕燈展。因為疫情的緣故,往年擺設在市區公園裡的聖誕裝置藝術,全部分散放置於佔地面積更大的歷史公園,提早在網路上購票後,始能開車入園參觀。

全家快快樂樂地緩慢開車行進,欣賞今年的 Christmas in the park,還不知道待會回家會面對到的景象 😓

參觀完後回到家將車子開進車庫。紅孩兒第一個進家門,不出幾秒,他跑出來告訴我:「媽媽,我們家大門是開著的。你們忘了關嗎?」我正納悶著,馬上瞥見客廳的落地窗早已被打破。「爸爸,家裡遭小偷了!」我對老公喊著。

老公趕緊打九一一,我也連忙叫紅孩兒趕緊回到我們身邊。電話裡的警察請我們離開家裡,等待警車來到。在等待的過程中,我不禁跟老公說:「還好我們都不在家。」紅妹也點點頭:「還好我們都很安全。」聽她這麼一說,我也回應:「妹妹妳說的對,錢可以解決的事都是小事,全家安全地在一起,沒有人受傷,才是最重要的。」然後過了兩秒,紅妹忽然加了一句:「媽媽,小偷會把我的獨角獸偷走嗎?」 😂 獨角獸玩偶是聖誕老公公昨天給他的聖誕禮物,是紅妹最重要的身家財產🤣 ? 她一問完這一句,全家都被她逗笑了。爸爸跟她解釋完畢(小偷不會偷玩偶),她這才心滿意足的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

碎落一地的玻璃,聖誕樹也倒了😱

在這段感覺十分漫長的等待警察來到的時間,我跟老公也不斷地閃過了許多跑馬燈:小偷是不是已經觀察家裡一陣子才得知我們出門?出門時有看到可疑人物嗎?我們才出門兩小時呀?許許多多的問號。警察來到以後,四位有真強實彈的警察先入內檢查竊賊是否還在家裡,確認沒有以後他們先行離開,另外兩位警察接著帶我們進入家裡。這時候我才第一眼看到被竊賊肆虐過的家裡。這票竊賊,看來是專偷珠寶。客廳 、 廚房完好無缺,擺放餐桌上的電腦也都還在。但臥室所有抽屜散落一地,衣櫃也被翻了一輪。這幾年來陪伴我的首飾(別人送的、自己買的)都如過往雲煙😢 放在家中的許多禮物卡 (gift card) 也飛了。疫情當下,還得擔心被感染風險 🥺 等警察採完指紋拍完照離開後,我只趕著將所有房間的床單被套換新,地毯吸塵,所有抽屜、門把,以及可能竊賊會碰到的地方都消毒一次。邊清心裡想:偷也就算了,你可千萬不要給我帶病毒進來呀!😳

在一旁的老公也沒閒著,不斷聯絡修落地窗的公司,當時已是晚上七點,又是聖誕假期,好不容易聯絡上了一家可以當晚來幫忙(感恩)。面對散落一地的玻璃還有黏在窗沿上搖搖欲墜的大片殘留玻璃,自己處理還不知如何下手,還好專業就是專業!兩位公司的壯漢立馬將所有殘留玻璃除去,接著用工業級吸塵設備將所有碎玻璃吸得一乾二凈,將門戶洞開的落地窗用木板釘起來後才離開。落地窗處理過後也讓我們放心不少,冷風不再灌進來,家裡頓時溫暖多了。聖誕節過後的第一晚,我和老公就這樣狼狽的忙到凌晨三點才作歇。 😭

隔天一起床,我跟老公則是分頭忙著處理保險公司理賠事宜以及其他雜事。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不好過的一年吧?今年的疫情讓我沈澱許多想法:全家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遺失的珠寶,不過身外之物。坦白說,許多件首飾這幾年也都沒有在戴了。幾年前喜歡的設計現在看也不對味,這次被偷走,也算是變相的讓自己跟過去說再見吧。我一直知道自己是一個物慾不高的人,但能這麼坦然,我也有點被自己嚇一跳 😂 或許是因為這一年來,所見所聞都讓我體會到生命的脆弱。我明白在我的生命裡對我最重要的是什麼:對我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事或物,所以我心中仍然充滿感恩:感恩在新的一年,我依然能與所愛的人,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主的恩典,夠我用。新的一年,我給自己的字是「活在當下」,不用望穿秋水期待疫情消失,也無需嚮往未來。一言以蔽之,管他的!不管日子如何,我,就要活在這個當下,好好的,活 在 當 下 。

*謝謝你閱讀了我的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最好的鼓勵方式就是讓我知道或分享文章給你的朋友。你的鼓勵,會幫助這個部落格傳達更多正能量,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更多動態,歡迎加入:

紅媽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dinalbabyblog

紅媽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ardinalbabyblog/

*喜歡聽紅孩兒音樂的朋友,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Cardinal Baby Channel

16 Dec

遠距教學裡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

今天,一年級的兒子興沖沖跑來告訴我,他用電腦畫了一個 pie chart(圓餅圖)。

紅孩兒用excel畫出來的大餅圖

紅孩兒用excel畫出來的大餅圖

我:「你怎麼會畫這個?」
紅孩兒:「就用google doc畫啊。」
我:「你怎麼學會的?」
紅孩兒:「剛剛在電腦上亂玩,發現原來可以這樣畫。」
該不會是上課時間拿來做這些吧?我心想,還好他隨即告知是下課時間做的 😓

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是九零年代電腦逐漸普及後被創造出的新詞彙。但科技日新月異,現今的數位原住民,是從小在網路、電腦、手機或平板充斥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處於矽谷,身邊不乏許多小小年紀就學程式或使用數位工具學習的小孩,但是,我和紅爸總是盡量避免讓孩子太早接觸這些軟體或遊戲。遠距上課以前,紅孩兒和紅妹並不會每天用平板電腦。偶而用平板電腦,時間也是非常短暫。卡通一律在電視上看,每天最多也不超過半小時。

紅孩兒今年三月開始遠距上課,一開始,我秉持著讓小孩少碰電腦的原則,還刻意將老師的功課列印出來,讓孩子用紙筆作答,減少電腦使用。除了怕孩子近視,也擔心當時才幼稚園的孩子,一但養成看螢幕的習慣,會不會抹煞了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心或降低專注力?然而,隨著線上使用的學習資源愈來愈多,列印再也無法大幅降低螢幕使用,我逐漸對孩子接觸電腦一事釋懷:既然無法避免年紀那麼小的孩子開始數位學習,那麼,就學著用正向包容的態度看待這件事吧。

在這段遠距學習的日子裡,許多課程採非同步進行,無需照表抄課,因此學習時間變得更有彈性。若是對某個科目有興趣,動個手指頭多點幾個連結,就可以學更多,因此,學習也變得更自由。以我家紅孩兒為例,他的興趣主導著他的學習:學校的作業,他不求盡善盡美,只求快快上傳 😩  因為,ㄧ上傳完,剩下的時間他就可以探索自己有興趣的事物。這些事物不見得跟學校課業直接相關,例如:嘗試電腦各種功能、學程式(用學校選修課裡提供的軟體)、聽古典樂(YouTube)、彈琴(自己創作曲子用手機錄好傳上電腦)、閱讀(實體書電子書都有)、玩西洋棋(網路)、塗鴉、和妹妹一起玩等等。仔細一看,除了塗鴉以及和妹妹玩,其他真的都跟電腦沾上邊了 😳。紅孩兒六歲半前幾乎不碰電腦,十個月過後,大部分的學習都使用到電腦,勢不可擋。

很難想像自己在孩子面前,也算是數位新移民。小時候,我的科技是電視機與卡帶,高中時才上了第一堂電腦課,網路當時也才慢慢普及化(還是撥接的年代)。當時想用word軟體寫作業,還得買書專研一番,否則不知如何下手 😅。 但是,對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兒子而言,office 軟體在下課空擋就可以自己摸索學會使用;程式,也藉由學校提供的選修課而邊玩邊了解。運用科技學習新知,對數位原住民而言,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在這段日子裡,有時我會對疫情感到心累,有時也會因為遠距教學的侷限(師生互動少有即時回饋,螢幕使用過度,少了同儕互相學習與刺激)而感到灰心。但,我也只能時刻提醒自己用一顆好奇、包容的心來觀察這樣的新常態;因為,我的態度將會影響孩子的態度。而且,真正的學習,本就無需區分線上或線下,實體或虛擬,不是嗎?畢竟,學習的本質,是一個自我探索與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探險。而我,不過是與孩子手牽手,一起走在這樣的探險路上。路上勢必會有凹凸不平處,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仍然在探險(學習)著。

獻給所有面對遠距教學的你我。We’ve got this! 💪

文章還沒寫完,孩子又傳來這個檔案。看來,他又學會了用powerpoint做簡報了 🤣

*謝謝你閱讀了我的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最好的鼓勵方式就是讓我知道或分享文章給你的朋友。你的鼓勵,會幫助這個部落格傳達更多正能量,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更多動態,歡迎加入:

紅媽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dinalbabyblog

紅媽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ardinalbabyblog/

*喜歡聽紅孩兒音樂的朋友,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Cardinal Baby Channel

03 Dec

與孩子的對話:生命的長度

外出散步或騎車的時間是我與孩子都很珍惜的一段時光

外出散步或騎車的時間是我與孩子都很珍惜的聊天時光

這幾天氣候宜人,我跟孩子趁著網課空擋在家附近騎車散步。散步的時候我們總會天南地北的聊天。從小到大,我跟孩子的溝通從不侷限深淺,內容通常是照著孩子的興趣:他們問我任何問題,即便牽扯了比較複雜的議題,我還是會努力的將內容簡化成他們聽得懂的方式回答。對我而言,與孩子的對話,都是傳遞價值觀的機會。我也時常會反問孩子問題,聽他們的想法。透過這些一來一往的聊天過程,我也看到,從小到大在他們身上扎下的根,正日漸成長茁壯著。

價值觀的形成,對我而言是育兒過程中極重要的一環。價值觀可以藉由父母本身身教傳遞,也可以在與孩子互動時產生。互動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擁抱、或是言語交流。幾天前 Zappos 的創辦人 Tony Hsieh(謝家華)因意外離世,今天在與孩子散步時,我有感而發,與他們聊到了這個新聞。除了確認孩子們還記得火災發生時的逃生知識(註:初步調查結果 Tony 是因大火產生的濃煙造成傷亡),我也分享了自己在Zappos 網站買鞋子的經驗,接著,我與孩子討論起幾年前我所讀到他寫的書:Delivering Happiness 裡的內容,聊到他對追尋快樂與對金錢的想法。

紅孩兒:「Tony 賺了那麼多錢,卻那麼年輕就去世了,好可惜喔。」

我:「是啊,但是你覺得他的這一生,是不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兩個孩子點點頭。

我:「人一輩子可以活多久,都不一定。但不管長或短,只要你在世界上的時間能好好愛人與被愛,用上帝給你的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樣就值得了。Tony 雖然很早就離開世界,但他所碰觸與改變的生命,可能比很多活得更久的人來的多。」

孩子(點頭表示理解):「對啊,他即便有了許多錢,還是活得很簡單,拿他的錢去幫助別人。」

我:「有一天你長大後,你會發現擁有足夠的金錢的確可以帶來更多自由與快樂,但到了某個程度,金錢能再帶給你的快樂就會變得很有限了。」

這就是經濟學裡所說的邊際效用遞減法則,我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跟他們解釋: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擁有更多並不會讓你的快樂也等量成長。相反的,人與人的關係會讓你心靈富足。有一天,你會發現,與其花錢買東西,幫助一個人帶給你的滿足更高;生命與生命間的互動,哪怕只有一瞬間,都可能帶來美麗的火花,這些火花將成為我們的回憶與養分。Tony 很早就悟出這樣的道理;將 Zappos 賣給了亞馬遜公司後,他繼續留在公司傳遞他的理念幫助員工追求快樂,日後,更投身拉斯維加斯城市的規劃與重建。Tony 選擇用他的方式,繼續幫助他的城市(Zappos 總部就設在拉斯維加斯)。他甚至住在拖車裡,只因他喜歡擁有人與人之間的隨機交流與極簡生活所帶來的心靈自由。他一直到今年八月,才正式從他深愛的 Zappos 退休;他住的拖車,就處於拉斯維加斯市區裡的拖車公園。

孩子長大後,也許會忘記在一個秋日午後,媽媽曾經跟他們說過 Tony Hsieh 的故事;他們有一天或許也會像年輕時的我,掉進追求成功的兔子洞 (Rabbit Hole) 裡,就像這世界上的許多人。 但是,我希望他們終究會找到回家的路。這條回家的路,是我和他們的爸爸從小到大淺移默化下給他們的價值觀。 走累了,他們會想起這一生對他們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管上帝給我們的日子是長是短,都值得;因為,在活著的時刻,他們早已選其所愛,愛其所選。

*謝謝你閱讀了我的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最好的鼓勵方式就是讓我知道或分享文章給你的朋友。你的鼓勵,會幫助這個部落格傳達更多正能量,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更多動態,歡迎加入:

紅媽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dinalbabyblog

紅媽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ardinalbabyblog/

*喜歡聽紅孩兒音樂的朋友,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Cardinal Baby Channel